在防水工程中,有許多以前沒有注意到的詳細程序,而且網絡上有各種各樣的處理方法,導致許多經驗豐富的防水大師對未來也感到困惑,沒有統一的標準化和可實施的解決方案,粗心大意地處理無休止的麻煩。
現在很少有人提到防水,導致防水工作做不好,麻煩不斷,影響鄰里。一兩年后,樓下的鄰居抱怨,漏水,磚塊破碎,墻被砸碎,不得不為鄰居刷墻。這真是令人難過的忙碌景象。事實上,對防水的一點關注是可以避免的。
防水的重中之重是浴室的角落,90%的問題都來自那里。所以當你檢查時,一定要仔細檢查每個角落。
通常,浴室和外面房間的交界處會用大理石和其他石材隔開。在防水之前,你應該在防水之前安裝大理石,這樣防水涂料就能形成一層薄膜,封閉大理石和地面之間的縫隙。
防水首先,清潔墻壁,盡量不要留下太多的沙粒。太干的墻和太濕的墻是不合適的。
墻面防水一般要做兩遍,在第一遍與第二遍之間,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。
時間過短,刷第二遍時會把第一遍未干的漆膜拉掉。
時間過長,施工現場灰大,墻面上灰后再刷第二遍效果會大受影響。
涂刷的時候難免會有漏刷的情況,進行全面找補,完善工程。
現在非承重墻用的都是輕質磚,吸水很強,時間久了,墻體會霉變。
正常防水處理中墻面要做30厘米高的防水處理,但是非承重的輕體墻,就要將整面墻做防水,至少也要做到1.8米高。若使用浴缸,與浴缸相鄰的墻面防水涂料的高度也要高于浴缸的上沿。不過現在的防水基本上都是全部做到頂了,不省那點錢,這錢該花還是得花。
地面防水好做三遍:
第一遍,是把地面小縫隙填滿,讓防水涂料和地面更好的融合。
第二遍,密封起膜。
第三遍,加強膜的厚度。
在交付的新房中,衛生間、浴室和廚房的地面都有按照相關規范做的防水層,所以,不破壞原有的防水層入住后一般是不會發生滲漏情況。但這種防水涂料沒有加入水泥,太過光滑,貼瓷片容易脫落。
防水很多師傅是用滾筒來施工,一是方便,二是刷的均勻,形成防水膜也會厚一些。但拐角處是滾筒無法觸及的,必須要用刷子仔細的再刷一次。務必切記,從以往滲水的案例來看,90%問題都出來這里。
防水驗收的時候好密切關注。
地面防水驗收:在防水工程做完后,封好門口和下水口,在衛生間地面蓄滿水達到一定液面高度,并做上記號,48小時后水位無明顯下降,特別樓下鄰居的房頂沒有滲漏,防水就算合格了。其實經驗告訴我們,24小時沒有出現問題,基本上就可以了,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測試48小時吧。
墻面防水驗收:對于輕質墻體驗收,可用淋水試驗,用水管在做好防水涂料的墻面從上往下不間斷噴淋3分鐘,4、5個小時以后觀察墻體的另一側是否會出現滲透現象,如果無滲透現象就驗收合格。